勞動節由來
勞動節又稱為國際勞動節或五一勞動節,源自美國發生的乾草市場屠殺事件,為紀念與表達感謝勞動者對社會和經濟的貢獻,許多國家將這天定為勞動節假期,同時舉行慶祝活動,也透過這天向政府請願,喚起對於保護勞工權益的重視。
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是在五月一日,美國和加拿大是在九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紐西蘭是十月的第四個星期一。現在勞動節已經成為了全球各地工人權益爭取和勞動運動的重要紀念日之一,也成為了表達對勞動者的尊重和感謝的重要節日。

勞動節誰可以休假?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7條規定,無論正職或兼職,多數勞工朋友都可以於勞動節放假一日,遇到假日則可補假,僅有少數不適用勞基法的行業與工作者不再此限,例如:公務人員、教師、醫師、保母、流動攤販、個人服務業工作者、職業運動業的教練、球員、裁判等。
許多公司之年度行事曆比照政府機關行事曆,但因政府機關不適用勞基法,所以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所公告的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不會有勞動節。適用勞基法的勞工是可以享有勞動節休假的。
若雇主有違法規定者,將受罰鍰新台幣2萬元至100萬元裁處,各事業單位須遵循法令,避免觸法受罰。
勞動節出勤薪資如何計算
勞動節屬國定假日,出勤薪資與休假規定同其他國定假日,因此應予以給薪給假。
勞動節若適逢原定工作日,應予放假且工資照給,雇主如徵得勞工同意於該日出勤,勞動節視為國定假日,工資應依法加倍發給。
惟該放假日如遇原定例假或休息日者,應於其他工作日補假,補假日期由勞雇雙方協商排定,若雇主徵得勞工同意,於該休息日出勤,應依勞基法第24條規定計發延長工時工資,或於補假日出勤,工資加倍發給。
此外,事業單位若因產業營運特性需求,事先經勞資雙方協商同意並明確告知確切調移日期,得將特定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經過調移後之國定假日當日即成為工作日,至被調移實施休假之原工作日即應使勞工得以休假。

勞動節有望全國放假
勞動節為勞工應放假日且為有薪的國定假日,不過軍公教人員不適用,對此,民間也頻頻喊出「應讓全國統一放假」。近期立法院質詢時,提到勞動節應統一放假,行政院回應會進行跨部會意見交換,並與民間團體溝通,看看各界想法,希望早日達成結論。
感謝勞工貢獻與付出
勞工是社會與經濟的支柱,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值得我們無限尊敬和感激。勞動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它提醒我們要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價值,並致以最真摯的感謝。讓我們共同表達對所有勞工的深深感謝之情,並努力營造一個更加公平、尊重和安全的工作環境,讓每一位勞工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
HRDaily在此特別感謝所有勞工朋友的貢獻與付出,表達尊敬與感激
15 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