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委會與職工福利金的運作是企業內推動員工福利的重要一環,企業的經理人與人力資源部門需要深入了解職工福利金的相關規定,以確保符合法律要求,並為員工提供適當的福利,有助於提高員工滿意度,增進向心力和團隊合作。

職工福利金的法律基礎
法律依據
《職工福利金條例》是規範職工福利金的主要法律依據。所有公營、私營的工廠、礦場或其他企業組織,均應提撥職工福利金,辦理職工福利事業。
適用範圍
根據勞動部的解釋,平時僱用職工在50人以上的金融機構、公司、行號、農、漁、牧場等,均屬於「其他企業組織」,需遵守《職工福利金條例》的相關規定。
職工福利金的提撥與來源
提撥比例
依照《職工福利金條例》第二條規定:
- 創立時就其資本總額的1%至5%:此為一次性提撥,用於設立初期的職工福利金。
- 每月營業收入總額的0.05%至0.15%:此為每月定期提撥,金額依企業營業總收入而定。
- 每月從每位職工薪資中扣除0.5%:此部分由員工共同承擔,從薪資中扣除。員工是不能選擇不參加福委會的,員工繳納的職工福利金離職時不能退回。 舉例:員工每月薪資為4萬元,每月提撥0.5%即扣除職工福利金為200元。
- 下腳變價收入的20%至40%:指營運過程中所殘餘的廢料或副產品,變賣所得的一部分需納入職工福利金。
職工福利委員會的設立
成立條件
當一般公司行號僱用人數達到50人以上時,應依規定設立職工福利委員會(簡稱福委會),負責管理和運用職工福利金。透過提供員工福利政策,提升勞資雙方的關係,完善員工的福利。
組織架構
- 委員人數:員工人數在1000人以下的企業,福委會應由7至21名委員組成;超過1000人的企業,委員人數可增加至31人。
- 委員組成:資方可指定一名當然委員,其餘委員由勞方選舉產生,且勞方委員不得少於總人數的三分之二。
- 主任委員:由全體委員共同推選產生,負責主持福委會的日常運作。
成立流程
- 籌備申請:企業需先成立籌備委員會,擬定組織章程、預算書、工作計畫等。
- 線上申辦:透過勞動部勞工福利資訊網進行線上申請,提交相關資料。
- 審核通過:經主管機關審核通過後,正式成立福委會,開始運作。
職工福利金的動支範圍
職工福利金應專款專用,用於提升員工福利,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項目:
福利輔助
包括婚喪喜慶、生育、傷病、急難救助、災害輔助等。此類最高動支比率不得超過當年度職工福利金收入總額的30%。
教育獎助
提供員工進修補助、子女教育獎助等。此類最高動支比率不得超過當年度職工福利金收入總額的40%。
休閒育樂
舉辦文康活動、社團活動、休閒旅遊、設置育樂設施等。此類最高動支比率不得超過當年度職工福利金收入總額的50%。
其他福利
如:年節慰問、團體保險、住宅貸款利息補助、職工儲蓄保險、職工儲蓄購屋、托兒及眷屬照顧補助、退休職工慰問等。此類最高動支比率不得超過當年度職工福利金收入總額的40%。
以上各款動支比率總數合計不得超過100%。職工福利金以現金方式發給職工,應以直接及普遍性為主,並以不超過當年度職工福利金收入總額的30%為原則。
雇主與職員的權利與義務
雇主的義務
- 提撥福利金:雇主應依法提撥職工福利金,並確保資金的合法運用。
- 協助福委會運作:提供必要的行政資源,協助福委會有效運作。
- 尊重員工權益:不得干涉職工福利金的使用,應確保資金運用的公平與透明。
雇主的權利
- 監督福利金運用:雖不得干涉,但可要求福委會提供定期報告,確保資金使用合理。
- 參與管理:可指派代表參與福委會,協助管理職工福利金。
職員的義務
- 按規定繳納職工福利金:依規定從薪資中扣除應繳部分。
- 遵守福委會規定:配合福委會的運作,遵守相關管理辦法。
職員的權利
- 享受福利:依法享有各項職工福利。
- 參與福委會選舉:可投票選出代表,確保福委會公平運作。
職工福利金的財務與稅務考量
稅務優惠
職工福利金可作為企業營業成本或費用,在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扣除。
會計處理
企業應設立專戶管理職工福利金,確保資金獨立運作,避免挪作他用。
結論
職工福利金制度對企業和員工皆有重大影響。企業經理人與人資應確保符合相關法規,善用資源提升員工福利,從而提高員工滿意度與生產力,同時也能提升企業的形象與福利政策。
HRDaily提供您所需要的薪資管理工具,每月自動計算員工須繳納職工福利金,完成薪酬作業與發送線上薪資單。
223 次瀏覽